《芭比》:真正的女性主义是与这个世界和解
文 | 米粒妈
最近火遍全美,却在国内排片率不算高的真正《芭比》 ,大家都看了吗 ?
芭比可是性主我的女神玛格特罗比演的 ,米粒妈最爱最爱的世界角色 ,就是和解她在《X特遣队》中演的小丑女,我真是芭比安利给所有人。
还有《花样女王》中的真正谭雅·哈丁,还有《华尔街之狼》里小李子的性主老婆……
、
这次她在《芭比》中饰演女主 ,世界一个经典款的和解芭比娃娃。金发美艳又演技卓越的芭比她,绝不会让我失望 ,真正所以这部电影我是性主列入了必看的选项的。
最近《芭比》的世界网评非常高 ,它探讨的和解议题很深,米粒妈觉得 ,它看似是在谈女性主义 、男权社会 ,实际是在聊人本主义 ,也在痛斥和暗讽资本 。
用一副粉红色的 、充满塑料质感的壳子 ,来承载这么宏大 、这么深刻的议题,编导们绝对也是捏把冷汗的。
这部片子可以带孩子们去看,虽然他们看不懂影片索要传达的深意,但看个热闹也非常友好。
其实带孩子看这部片,更多的是为了为孩子们开智,让他们更早地理解,没有人能给女性制定生存规则,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面貌 。
就算孩子看得懵懵懂懂、不明所以 ,也没有关系。因为开智本身 ,不就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吗 ?
米粒妈观影的那一场中,全场一个男性都没有 ,全是女性 。这也让我看到,东亚男性接受这种性别议题的电影,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片中很多地方确实是男性看了会产生不适的内容,但这种不适,恰恰也更证明了性别问题有着被探讨的必要 。
玛格特·罗比的演技依旧在线,对女神的仰视又增添了一分!我爱她的每一个角色 。
用粉红泡泡的形式讲述沉重的父权制
电影《芭比》的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 ,芭比生活在被粉色包围的芭比乐园中 ,她对于追求者肯并不上心 ,更热衷于跟姐妹们组织派对狂欢。
然而 ,这样冒着粉色泡泡的生活突然起了变化,她不由想到了死亡的问题,始终垫着的脚跟也能着地了。
为此 ,她不得不前往人类所在的现实世界寻找原因,肯也执意要跟她一起去。
结果 ,芭比在现实世界发现自己根本不受年轻女孩的待见,男人们对她充满轻蔑的挑逗。但肯却惊奇地发现,原来在现实世界,男人是主角 ,所有重要职位都由男人担任,男人也可以不做为陪衬存在 。
芭比好不容易和她当年的人类主人一起回到了芭比乐园 ,却发现已经黑化的肯将乐园搞得面目全非。于是,拨乱反正的重任自然落到了芭比的肩上 。
到这里,性别议题已经被放到了非常明显的位置被讨论、凝视 。而对于男权社会和女性权益的探讨 ,虽然从未停止 ,但也始终没有这么露骨地被搬到过大银幕上。
其实米粒妈觉得,《芭比》的视角还是充分考虑到男性观众的心理了 。一开始 ,在芭比世界中 ,肯狂热地追逐着芭比 ,但她只关注自身 ,她很忙 ,忙着美、忙着姐妹的派对、忙着自己各种社会角色的工作、生活,情情爱爱只是她不值一提的板块。
在芭比世界里,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男权社会的倒置映像,在这个世界里 ,女性担任要职,而男性的社会功能很微弱,比如肯,他只是一个看守沙滩的人,但芭比们担任着律师 、法官、总统等要职。
没人知道离开芭比的肯在做什么 ,也没人关心肯住在哪里 ,因为他们只是这个乐园里的配角 ,他们只为主角芭比而存在,“芭比无所不能,而肯就只是肯” 。
这个世界的设定,本身就是对父权社会的严肃展现。但却是以那么梦幻的形式作为载体的。所以《芭比》不火都难吧?怎么说呢 ?它真的少女心 ,但立意也是真的猛 。
芭比的几次觉醒
芭比的第一次觉醒,起始于肯在沙滩上摔了一个大跟头,被送去医院急救。那天晚上的派对中,正在狂嗨的芭比第一次想到了死亡的概念 。
这是一种存在主义危机的觉醒,也是对自己看似完美的日复一日的精致生活发出了质疑,质疑这种完美是否有意义。
与外界施加的危机感不同,存在主义危机是一个人的内部冲突。当芭比在内心深处出现了这种质疑 ,她就面临的是对价值、存在、意义和自我的追问 ,这也必定导致她走向进一步的探寻 。
这种必然性,电影给出了一个特别巧妙地解读。“怪芭比”给她两种鞋子 ,一双高跟鞋 、一双平底鞋 ,让她选 。
当她选择高跟鞋的时候 ,“怪芭比”让她重选 ,最后甚至直白地告诉她,其实她没得选。
选择穿着平底鞋去真实世界 ,就好像内心对死亡 、存在的质疑一旦萌生,就再也无法被无视一样,是根本没得选的必然。
而当芭比沿着觉醒之路继续探寻下去之后,即将发生的觉醒,也是必然。
当她来到现实世界,发现原来在男权社会中,接受男性凝视的感觉原来这么不舒服。最后通过座椅上老婆婆承认自己很美的自我认同,以及年轻一代的敌意 ,了解到原来自己是物化女性的帮凶 。
至此,她完成了第一次觉醒。
第二次觉醒 ,是她发现肯已经把芭比乐园改造成了男权社会的模样,她意识到拨乱反正的平权大任落到自己肩上 。
她通过一系列的努力,发现了其实留在芭比乐园或者选择进入人类社会 ,甚至不需要任何批准,只要自己有勇气、有意愿,就可以去 。
至此完成了第二次觉醒 :女性权益的自我认同不需要得到任何人的批准 ,要从自己的内心去觉醒和开蒙 。
真正的女性主义是与这个世界和解
在影片的尾声,本以为选择从玩偶变成人类的芭比 ,要去面试一份工作 ,结果没有生殖器官的她,鼓足勇气去约见的是妇产科医生。
这个情节设计就像“怪芭比”让芭比选鞋子,最后却告诉她:看似有的选 ,其实根本没得选 ,一样巧妙。
你以为她抛弃的是一个被束缚的、被物化的女性角色 ,走向了雄竞 ,但其实她并没有 。她只是在充分接纳自己女性角色的基础上 ,与这个角色 ,以及这个环境达成了和解 。
这与上野千鹤子女性主义理论不谋而合。
上野千鹤子在和作家兼导演汤山玲子的谈话录《快乐上等》一书中曾写道 :
“我很清楚 ,我追求的不是平等,而是自由。我们需要的不是追求没有差异的思想,而是即使存在差异也可以的思想。
即使与别人不同,也不会受到歧视。即使与别人不同,也不会遭受恶劣的对待。所以,比起平等对待每个人 ,我认为保持不同的自由才是更重要的 。”
真正的女性主义绝不是回避自己的生理构造和特性,而是直面它,发自内心爱自己的全部 ,以及允许自己和他人 ,都实现自我价值。
女性主义不是对立和剥削 ,而是与这个世界和解。
芭比最后也告诉肯 ,你并不是芭比的陪衬 ,无论你在芭比世界,还是在现实世界 ,你都是你自己,你是自由的,是具有独立人格的,独一无二的人。
真正的女权,其实是倡导平权。这部剧之所以在东亚地区排片很少 ,正是因为男性还接受不了这么赤裸裸地,对平权的思考和解读。
也正是这种不愿正视的态度 ,证实了真正的平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。
在公园的长椅上,芭比遇到一个人类老奶奶,她满脸皱纹,但当芭比夸她“你真美”的时候 ,老奶奶说的是:“我知道。”
芭比流下了一滴眼泪,在此之前 ,她不曾尝到过这种活着的滋味。
长久以来 ,她认为只有完美精致的高跟鞋 、窈窕曼妙的身姿、体面的社会价值 、闺蜜派对,才是美的定义。而这正是被他人设定的规则所束缚,是在不自由的情况下得出的结论 。
当她真正接纳自我,接纳那个脚后跟着地、腿上出现橘皮组织 、会畏惧死亡、怀疑存在的自我 ,当她发现老奶奶佝偻着背,也依然认为自己是美的,她才真正理解了自由。
人应该可以自由地选择结婚或是不婚,也可以自由地选择是生育还是丁克;
在学习和工作上,人也应该能够自由地选择要不要升学,自由地选择是否进入体制内、到底是从事需要坐班的岗位还是自由职业。
一个男人是选择去职场搏杀还是当全职奶爸 ,一个女人是选择当职业女性还是家庭主妇 ,这也全都应该是自由的。
正如上野千鹤子说的 ,你怎么选都行,关键是别糊弄自己。
去约见妇科医生的芭比,代表的是接纳 、自洽和和解,这才是自由的意义 ,不是雌竞 、也不是雄竞,这里面没有对立,只有向内看到自己的价值与美 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spentlawyer.com/html/6c899206.html
版权声明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本站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